传统农业的现代突围
——安居区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的科技创新之路
4月8日,记者走进安居区会龙镇粉房村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。连绵起伏的小拱棚下,5万株524红苕脱毒苗正茁壮成长。这批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培育的524红苕脱毒苗将在这里繁育,生产出原原种后,在来年2月底交由合作社社员种植。
这种摒弃传统红苕代代繁育的种植模式,让524红苕实现了品质、品味与品牌的三重提升。2019年3月,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的《优质专用甘薯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》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“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”。在科技的加持下,524红苕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“突围”。
一个人埋下科技种子
采访中,一个人的名字反复被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远林提及,她就是著名的薯类研究专家、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大一教授。
2004年,从税务系统退休后的李远林来到粉房村,依靠从安居区各乡镇收集来的红苕种种下了2亩红苕。通过代代繁育,到2008年,李远林的种植规模扩大到30亩,并在当地农民中推广。这一年,李远林牵头成立524红苕专业合作社,并将王大一教授请到了这里。
一心想将524红苕做成产业的李远林带着种出来的红苕,开着租来的长安车找到了王大一教授,他迫切地希望这位薯类专家能够亲自到基地看一看。两天后,王大一教授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来到粉房村。
面对仅有30亩规模的基地,王大一教授没有折返,而是认真做起了研究。最后,她决定将这里作为新品种红苕的繁育基地。由此,一颗“科技”的种子被埋在粉房村。
“农业没有科技支撑是不会有出路的,要把524红苕发展成产业,必须由科技来助推。”李远林说。有了省农科院的科技投入,524红苕专业合作社传统的农业模式渐渐被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所替代。
一群人种出科技硕果
在基地的大棚里,村民周永珍正采用空中红薯嫁接栽培技术为红苕苗作嫁接。这种嫁接技术能够实现红苕根系功能的空间分离,不仅能够培育出空中红苕,还能提高红苕的维生素含量和品质。
作为已经在合作社干了10年的社员,周永珍熟练掌握了红苕产业的关键技术,是远近闻名的“土专家”。在合作社,这样的由农户变“专家”的社员共有80余人。他们的成长得益于合作社的两级专家服务团。
合作社内,一座名为“四川省农科院专家院坝”的院子被称为合作社的“大学”。每年,省农科院的专家服务团和市、区农业专家服务团都会在这里对社员进行培训。他们中不仅有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黄钢,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、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、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研究员,还有遂宁的高级农艺师。
通过“洋专家”的坝坝培训、田间培训,“土专家”们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所联系的5—10户社员中。科学技术的运用,让524红苕从选育、种薯繁育到栽培、施肥,从病虫害绿色防控到病毒检测、储藏等环节都得到了品质保障,也让这个曾经因产量低而一度被淘汰的品种做到了品种领先、品质一流、品味上档。
一群人的勤劳,让科技在这里结出了累累硕果。2018年,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实现产值1860万元,产品从川渝两地成功走向北上广市场。在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,524红苕喜获金奖。
一帮人打通产业扶贫路
眼下,合作社的储藏室已经空空如也。这意味着在今年红苕出土之前,合作社已没有红苕可卖。
“去年的红苕卖到了5月,今年1月中旬就卖光了。现在,每天都还有人从各个地方打电话来要货。以前出去推销的时候,被人把红苕扔回来;现在,品质赢得了市场,产量却无法满足。”这“甜蜜”的烦恼,让李远林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。
按照“党支部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发展模式,永丰绿色524红苕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已发展到416户,协会会员2000余人,带动和辐射两县两区11个乡镇、80余个村、1.8万农户种植524红苕3.6万余亩。
科技助推产业路,产业扶贫富农户。在合作社,每年销售收入的3%被投入科研。2017年,合作社在基地建起“红苕科技博览园”。这个收集了全国32个优质薯类品种的博览园,最终将被建成合作社的524红苕研究院。
“通过研究所拥有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,同时制定出行业技术标准,让人们一说起红苕就能想到我们的524。”在这场传统农业的“突围”中,李远林始终将科技作为制胜法宝。 (全媒体记者 颜朝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