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掌握红苕种植核心技术。红苕是一种无性繁殖作物,常年种植会累积病毒,进而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。自2007年起,合作社便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开展深度合作,组建524红苕脱毒快繁组培室。“我们掌握了524红苕种植的‘芯片’,通过脱毒快繁技术,红苕产量每亩可以增加20%—30%。”李远林介绍。
二是抗旱措施应对有力。红苕本身是耐旱作物,但合作社未雨绸缪,依旧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。2022年起,合作社陆续投入资金100余万元,新建、修缮蓄水池、水渠等基础设施,从26口蓄水池增加到46口,还有一口堰塘,在抗旱时发挥了大作用。
除此之外,今年合作社与四川省农科院合作实施了抗旱项目,开展施加有机肥、保水剂、土壤菌剂等,保证524红苕在高温天气下能正常生长。
三是创新栽种方法。今年,合作社创新红苕种植方式,一改传统的“斜插法”,而是采用“平栽法”,较传统方式商品苕率可增长25%—30%。同时将“单垄栽培”方法改为“双垄栽培”,提高土地利用效率。“通过我们这几天挖苕的情况来看,一根藤结出的红苕个数都在十个以上,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,并且红苕品质也高。”李远林说。